X
X

初中部:听省暨合肥市第二届初中名师语文复习课观摩研讨感悟

初中部:听省暨合肥市第二届初中名师语文复习课观摩研讨感悟

来源:初中部 作者:卢绘 陈艳琴 发布日期:2014-12-16 浏览次数:5761

    感恩于学校的关怀,我有幸和初中部几位语文老师一起参加了“2014年安徽第二届初中语名师复习课观摩研讨会”。这次学习对于正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有很大的思想震动,当然收获也很多。我谨将自己的所得所获所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听专家品析语文真谛,明确语文教学方向

    新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中明确了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前对语文的考查也更注重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这次研讨会上,丁卫军老师的示范课、演讲报告也使我深深体会到了语文这个学科跟理科不一样,它不是靠一个系列、一个梯级、一个台阶去给学生提高成绩,它必须通过大量的积累,然后才能有一个提升。语文学习的知识,有些也许是考不出来的,但是阅读的力量却能够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二、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刘飞耀老师提出了我们经常发出的一个感慨,语文教学花费了中小学生九年的学习时间,穷尽了语文教师最大的精力,却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写作的孩子。 “语文学科到底想教会学生什么”,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几道阅读题,考出个好成绩。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语言的兴趣。正如刘老师所说,兴趣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捷径。

三、 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这三位老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我们的心灵深处……朱震国老师在教写作时,非常擅长并注重语言的运用,极其幽默。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活泼的授课方式,整个课堂欢乐愉悦,让我们听课老师也深深陶醉其中,很是轻松。

    他们或浅唱低吟,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

    榜样就在身边,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更要尽力提升自身素质,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不求成为名师名家,但求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听名师讲座心得体会

     这两天很有幸地听了朱震国,丁卫军,刘飞耀三位名师的讲课,回想每一位老师的课,真的是感触很深,受益匪浅,人们常说听名师讲课是一种艺术享受,他们在课堂上并非单纯作为教师在讲课,同时也是作为艺术家在表演,他们总是以自己独有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艺术风格的教学,感染着学生,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老师,我也很想如朱老师那样的畅所欲言,那样的收放自如,很想象丁老师那样借用车票,楼层示意图这些我们常忽略的身边的教学资源来打开学生的思维,更想象刘老师那样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但目前这些我还有很大的欠缺。

但三位名师的课各有特色的同时又有共同点:

一、让人沉醉的朗读

    各位名师课堂上的朗读,每每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引来如潮的掌声,也成了他们的课堂的一大特色。这与他们多年来从事的职业有很大关系的。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假如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三分文章七分读”这句话流传至今,不难看出古人对读的重视。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朗读是最基本的分析课文的手段,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知识的记忆、领悟知识的内涵、鉴赏文中真善美、帮助学生的写作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很多课文只要一朗读,不用再讲一句话,学生就能够理解了。朗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切磋琢磨”的过程。虽然说复旦附中学生的整体素质很高,但朗读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绝对是不可小视的。

    教材提供的文本信息,平常都是通过视觉进行互动的。但好的文字一定是有“声”的,朗读,可以给文字添上声音和形象,使一瞥一捺有了生命的气息,有了脉搏的跳动,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形”、“声”兼备的艺术魅力。他们的课堂上,都有充足的时间留给朗读,有学生个人的散读,有全班同学的齐读;有你来我往的对读,有分组合作的连读;有学生代表的模拟读,有教师个人的示范读……在不同的课中,对朗读的设计也有很大的区别,目的只有一个,让朗读成为学生体悟文本的音律、节奏、形象之美的载体,成为深入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总是和他的语言世界相连结、相吻合的,精神世界的开拓同时是语言世界的延伸,语言世界的扩展同时也是精神世界的充实。海德格尔曾说过,“语言就是人的生命活动”。可见语言本身具有提高人类修养,使人精神高尚的人文价值,这也正反映了语文学科的主要规律。“读”占鳌头,课堂才会充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二、走进心灵的对话

    各位老师能够让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原来闷不吭气的学生一个个能说会道了,原来通过声嘶力竭的讲授也看不出多大成效的教学要求,在老师们和学生娓娓动听、循循善诱的对话中得到了落实。

他们有什么魔法吗?如果说有的话,这魔法其实非常简单,即他目中有学生,他总能非常准确地捕捉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将其作为自己教学的起点,并给学生搭建了合适的脚手架,让孩子们能够拾级而上,达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他们的课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首先,在备课的时候,他就注意把自己当学生去研读课文,设想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可能出现的兴奋点和疑难点;其次,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文本,并就朗读中感受到的困惑提问。学生的问题千奇古怪,完全不能预设,但这些问题恰恰折射出他们对文本的第一感受和印象,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其三,根据学生的问题巧妙调整教学预设和问题程序,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将教学的“高度”、问题的“台阶”确立在学生的生活体验范围之内。他从来不回避学生的问题,又总能在对这些问题不断深入的讨论之中,将学生引向对文本主旨的理解,促进学生深刻的认知体验的形成。晓之以理必先动之以情,打动人心的不是道理,而是“体会”,是只有生活本身才能给予人的真切的感受。“话”出真情,语文课才会走入学生的心田。

三、体现风格的教学资源

    每一个特级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在不断丰富自己教学风格的同时,他们也在探索符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模式。网络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大量的可学习资源,使我们的备课效率更高了。特别是名校名师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细致深刻的教材解读和精巧的教学设计,给我们的备课提供了丰盈的源头活水,让我们的头脑拥有了丰富的教学智慧。

    然而,任何一种资源,我们都不能采取拿来主义思想。因为任何一种思想,都打上深深的个人思想的烙印,都是那些教师们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教学环境下,面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所作的个性思考。它的思考也许会与唤起你的共鸣,但这种共鸣不可能是教学实施时的成功之路。由于地域、语言习惯、知识底蕴、教学风格,甚至于教学条件的不同,都可能使你的拿来的内容在自己的班级无法实施。从这些意义上来看,再好的课堂也是无法克隆的。

    无论名师大家,还是我们身边的同事学友,观摹课堂或多或少给予我们教益。然而,你想克隆获得好评的课堂,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徒增自己的茫然和难堪。究其因,不是自己的学生没有别的班级出色,而是自己没有对别人的经验总结消化。

    一旦让别人的经验成为自己的营养了,那么你必然能获得丰收的喜悦。。

    “教”要有道,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感恩于学校的关怀,我有幸和初中部几位语文老师一起参加了“2014年安徽第二届初中语名师复习课观摩研讨会”。这次学习对于正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有很大的思想震动,当然收获也很多。我谨将自己的所得所获所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听专家品析语文真谛,明确语文教学方向

    新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中明确了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前对语文的考查也更注重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这次研讨会上,丁卫军老师的示范课、演讲报告也使我深深体会到了语文这个学科跟理科不一样,它不是靠一个系列、一个梯级、一个台阶去给学生提高成绩,它必须通过大量的积累,然后才能有一个提升。语文学习的知识,有些也许是考不出来的,但是阅读的力量却能够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二、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刘飞耀老师提出了我们经常发出的一个感慨,语文教学花费了中小学生九年的学习时间,穷尽了语文教师最大的精力,却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写作的孩子。 “语文学科到底想教会学生什么”,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几道阅读题,考出个好成绩。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语言的兴趣。正如刘老师所说,兴趣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捷径。

三、 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这三位老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我们的心灵深处……朱震国老师在教写作时,非常擅长并注重语言的运用,极其幽默。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活泼的授课方式,整个课堂欢乐愉悦,让我们听课老师也深深陶醉其中,很是轻松。

    他们或浅唱低吟,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

    榜样就在身边,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更要尽力提升自身素质,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不求成为名师名家,但求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听名师讲座心得体会

     这两天很有幸地听了朱震国,丁卫军,刘飞耀三位名师的讲课,回想每一位老师的课,真的是感触很深,受益匪浅,人们常说听名师讲课是一种艺术享受,他们在课堂上并非单纯作为教师在讲课,同时也是作为艺术家在表演,他们总是以自己独有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艺术风格的教学,感染着学生,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老师,我也很想如朱老师那样的畅所欲言,那样的收放自如,很想象丁老师那样借用车票,楼层示意图这些我们常忽略的身边的教学资源来打开学生的思维,更想象刘老师那样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但目前这些我还有很大的欠缺。

但三位名师的课各有特色的同时又有共同点:

一、让人沉醉的朗读

    各位名师课堂上的朗读,每每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引来如潮的掌声,也成了他们的课堂的一大特色。这与他们多年来从事的职业有很大关系的。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假如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三分文章七分读”这句话流传至今,不难看出古人对读的重视。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朗读是最基本的分析课文的手段,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知识的记忆、领悟知识的内涵、鉴赏文中真善美、帮助学生的写作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很多课文只要一朗读,不用再讲一句话,学生就能够理解了。朗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切磋琢磨”的过程。虽然说复旦附中学生的整体素质很高,但朗读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绝对是不可小视的。

    教材提供的文本信息,平常都是通过视觉进行互动的。但好的文字一定是有“声”的,朗读,可以给文字添上声音和形象,使一瞥一捺有了生命的气息,有了脉搏的跳动,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形”、“声”兼备的艺术魅力。他们的课堂上,都有充足的时间留给朗读,有学生个人的散读,有全班同学的齐读;有你来我往的对读,有分组合作的连读;有学生代表的模拟读,有教师个人的示范读……在不同的课中,对朗读的设计也有很大的区别,目的只有一个,让朗读成为学生体悟文本的音律、节奏、形象之美的载体,成为深入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总是和他的语言世界相连结、相吻合的,精神世界的开拓同时是语言世界的延伸,语言世界的扩展同时也是精神世界的充实。海德格尔曾说过,“语言就是人的生命活动”。可见语言本身具有提高人类修养,使人精神高尚的人文价值,这也正反映了语文学科的主要规律。“读”占鳌头,课堂才会充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二、走进心灵的对话

    各位老师能够让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原来闷不吭气的学生一个个能说会道了,原来通过声嘶力竭的讲授也看不出多大成效的教学要求,在老师们和学生娓娓动听、循循善诱的对话中得到了落实。

他们有什么魔法吗?如果说有的话,这魔法其实非常简单,即他目中有学生,他总能非常准确地捕捉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将其作为自己教学的起点,并给学生搭建了合适的脚手架,让孩子们能够拾级而上,达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他们的课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首先,在备课的时候,他就注意把自己当学生去研读课文,设想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可能出现的兴奋点和疑难点;其次,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文本,并就朗读中感受到的困惑提问。学生的问题千奇古怪,完全不能预设,但这些问题恰恰折射出他们对文本的第一感受和印象,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其三,根据学生的问题巧妙调整教学预设和问题程序,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将教学的“高度”、问题的“台阶”确立在学生的生活体验范围之内。他从来不回避学生的问题,又总能在对这些问题不断深入的讨论之中,将学生引向对文本主旨的理解,促进学生深刻的认知体验的形成。晓之以理必先动之以情,打动人心的不是道理,而是“体会”,是只有生活本身才能给予人的真切的感受。“话”出真情,语文课才会走入学生的心田。

三、体现风格的教学资源

    每一个特级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在不断丰富自己教学风格的同时,他们也在探索符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模式。网络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大量的可学习资源,使我们的备课效率更高了。特别是名校名师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细致深刻的教材解读和精巧的教学设计,给我们的备课提供了丰盈的源头活水,让我们的头脑拥有了丰富的教学智慧。

    然而,任何一种资源,我们都不能采取拿来主义思想。因为任何一种思想,都打上深深的个人思想的烙印,都是那些教师们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教学环境下,面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所作的个性思考。它的思考也许会与唤起你的共鸣,但这种共鸣不可能是教学实施时的成功之路。由于地域、语言习惯、知识底蕴、教学风格,甚至于教学条件的不同,都可能使你的拿来的内容在自己的班级无法实施。从这些意义上来看,再好的课堂也是无法克隆的。

    无论名师大家,还是我们身边的同事学友,观摹课堂或多或少给予我们教益。然而,你想克隆获得好评的课堂,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徒增自己的茫然和难堪。究其因,不是自己的学生没有别的班级出色,而是自己没有对别人的经验总结消化。

    一旦让别人的经验成为自己的营养了,那么你必然能获得丰收的喜悦。。

    “教”要有道,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