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中锐·研学】探寻徽州之味,尽显中锐之风(二)

【中锐·研学】探寻徽州之味,尽显中锐之风(二)

来源:合肥中锐学校 作者:左海燕、胡亚栋(学生) 发布日期:2023-04-28 浏览次数:4022

徽州是一座没有屋顶的博物馆,她很年轻,是个80后;她也很神秘,穿梭数千年时光,凝固了岁月,惊艳着世人。4月27日,中锐的00后们怀着激动而又期待的心情,开启了第二日探寻徽州文化之旅。


守拙园 拜师礼


一路上,同学们歌声阵阵,笑声朗朗。曲径通幽,“守拙”园悄然而至。同学们有序下车,眼前“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竹桑竹之属”,真乃桃花源也。陶翁在追寻人生之道,中锐学子也在探寻做人求知之理。


自古以来,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上午10时,高一、高二六百多名学生齐聚礼仪广场,在这里举行拜师礼活动。所有的学生认真严肃,作揖鞠躬。一拜孔子,追慕先贤;再拜恩师,表达谢意。感谢老师教授知识,感恩老师教会做人。最后,两位学生代表向老师们敬茶表达敬意。




师生之情纯洁而又深厚,不忘老师的叮嘱,是每一位中锐学子的“名言警句”。


徽州糕饼博物馆 屯溪老街






徽州糕饼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以糕饼为主题的博物馆。同学们有序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开启了“一年四季”,走过了“一生一世”。步入大厅,映入眼帘的是镇馆之宝——巨石碾和糕饼磨具。石碾有着200多年历史,重2500公斤。继续往里走,徽州人用精美的糕点讲述了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婚庆、外出经商到离世等各个不同的阶段,有趣又有味。穿过了展览区,同学们又来到了制作区,甜香味弥漫整个空间,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一口。



午后,同学们跟随导游来到了屯溪老街,走进糕饼世家“胡兴堂”,一口黄山烧饼,香、咸、酥、脆,齿颊留香——原来,徽州文化是可以“吃”出来的。


徽州文化博物馆






“春盈歙县繁荣地,福满徽州浪漫天。”走进徽州文化博物馆,同学们不仅了解到古徽州“一府六县”的悠久历史,还欣赏了“粉墙黛瓦、天人合一”的精美建筑,当然还领略了“无徽不成镇”的徽商文化。在博物馆中,房子会走路,雕像会说话,每一件艺术品仿佛都有了呼吸。同学们伫足、聆听、抚摸、遐想……穿越千年,在博物馆相遇,完成了古今对话。传承民族文化,彰显爱国之情。






老一代徽州人用勤劳和汗水凝聚了徽州文化,而我们也将用自己的智慧和奋斗开启中锐美好的明天!


徽州是一座没有屋顶的博物馆,她很年轻,是个80后;她也很神秘,穿梭数千年时光,凝固了岁月,惊艳着世人。4月27日,中锐的00后们怀着激动而又期待的心情,开启了第二日探寻徽州文化之旅。


守拙园 拜师礼


一路上,同学们歌声阵阵,笑声朗朗。曲径通幽,“守拙”园悄然而至。同学们有序下车,眼前“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竹桑竹之属”,真乃桃花源也。陶翁在追寻人生之道,中锐学子也在探寻做人求知之理。


自古以来,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上午10时,高一、高二六百多名学生齐聚礼仪广场,在这里举行拜师礼活动。所有的学生认真严肃,作揖鞠躬。一拜孔子,追慕先贤;再拜恩师,表达谢意。感谢老师教授知识,感恩老师教会做人。最后,两位学生代表向老师们敬茶表达敬意。




师生之情纯洁而又深厚,不忘老师的叮嘱,是每一位中锐学子的“名言警句”。


徽州糕饼博物馆 屯溪老街






徽州糕饼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以糕饼为主题的博物馆。同学们有序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开启了“一年四季”,走过了“一生一世”。步入大厅,映入眼帘的是镇馆之宝——巨石碾和糕饼磨具。石碾有着200多年历史,重2500公斤。继续往里走,徽州人用精美的糕点讲述了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婚庆、外出经商到离世等各个不同的阶段,有趣又有味。穿过了展览区,同学们又来到了制作区,甜香味弥漫整个空间,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一口。



午后,同学们跟随导游来到了屯溪老街,走进糕饼世家“胡兴堂”,一口黄山烧饼,香、咸、酥、脆,齿颊留香——原来,徽州文化是可以“吃”出来的。


徽州文化博物馆






“春盈歙县繁荣地,福满徽州浪漫天。”走进徽州文化博物馆,同学们不仅了解到古徽州“一府六县”的悠久历史,还欣赏了“粉墙黛瓦、天人合一”的精美建筑,当然还领略了“无徽不成镇”的徽商文化。在博物馆中,房子会走路,雕像会说话,每一件艺术品仿佛都有了呼吸。同学们伫足、聆听、抚摸、遐想……穿越千年,在博物馆相遇,完成了古今对话。传承民族文化,彰显爱国之情。






老一代徽州人用勤劳和汗水凝聚了徽州文化,而我们也将用自己的智慧和奋斗开启中锐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