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睹名师风采,促自我成长
来源:小学部 作者:胡媛媛 发布日期:2015-11-16 浏览次数:4465
一睹名师风采,走进名师课堂,现场观摩学习,聆听大师教诲,这是我们每个青年教师的心愿。非常荣幸有机会外出学习,我们一行6人于11月12日下午前往常熟国际学校参加举行的第四届长三角卓越课堂教学研讨会。
走进常熟国际学校就像走进了一座知识的城堡和文化的殿堂,这里环境优雅,文化气息浓厚,每一个长廊、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书香四溢,沁人心脾;教室、活动室、电影室、休闲室、图书馆每一处精巧布置中都显得那么精雕细琢,那么地充满文化气息。并将各种知识都搬入了学生的视线中,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提升了道德情操,拓宽了知识的范围。
期间我们聆听了市高级教师屠根林的《桂花雨》和巩学茂的《梅花魂》展示课以及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孙双江执教的《春联》和他的《传统文化和语文童子功》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感受到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同的老师,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演绎着不同的教学风采,展现着别样的精彩。
屠老师用他那温文尔雅的神态,亲切自然的语言,引领着学生跟随作者的步伐,回忆童年,品味花香。从桂花香和摇花乐这两处难点入手,通过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缠”和“使劲地摇”去感受人物内心的情感。引导孩子们合理地想象,通过音乐、多层次的朗读走进人物内心,真实感受琦君淡淡的思乡之愁。
巩老师的《梅花魂》更是标新立异,大胆地对文本进行了取舍,通过展示梅花图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欣赏一幅幅冷艳幽芳的梅花,如临其境,如闻其香,使学生一下子拉近了与梅花的距离,不由自主的喜爱梅花,吸引全体学生走近梅花,进入课堂。并重点指导孩子们品读外祖父的一段赞美梅花品性的文字,反复诵读,反复品味,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读出文中之意,读出文中之情感受梅花魂三层含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整节课中巩老师妙语连珠,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把学生带入到一个个的高潮中,教学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老师讲得激情,学生读得精彩,师生共谱一曲爱国华章。
走近孙老师的课堂,更是一种享受,妙趣横生、大气磅礴,如行云流水,处处彰显和谐灵动、充满魅力的语文智慧,尽显卓越课堂的大师风采,孙老师一上台,就和在座的学生们进行了亲切的互动,他由自己的姓“孙”字入手,用一个个和孙悟空相关的问题拉近了自己和孩子们的距离,大家一下子消除了紧张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课文。给自己的名字找“另一半”,更是激发了同学们的对对联的兴趣,人人参与其中迫不及待地为自己的名字配对,最后还布置了一道巧妙趣味十足的家庭作业,给爸爸妈妈的名字配对,让学生在生活中享受真正的文化大餐。我最喜欢孙老师课堂上孩子们学习的状态,个个都很兴奋,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疑、所见、所闻,孩子们真的很享受课堂。孙老师对孩子的鼓励很有方法。那一句句“小才子”“小才女”的认可,孩子们在他的调动下开启了思维的大门,点燃了智慧的火花,变得灵动起来。接着孙老师给我们做了名为《传统文化与语文童子功》的精彩讲座,通过视频,向大家介绍了六岁国学小才女李尚荣的故事。他指出0~12岁,是人生的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这时候是人的记忆力的黄金时期,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想象力的黄金时期。要想练好童子功,就得引导孩子做到以下两点:一是熟读成诵,背诵经典;二是大量阅读,博览群书。同时还给我们提出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做到“五个一点”:起点高一点,容量大一点,难度深一点,视野宽一点,积累厚一点。
听完三位老师的课后我也联系到自己平时上课的情景,自己平时在教学中多数时候只是充当了一个搬运工,将教案上或教参上的内容直接照搬给学生,缺乏自己的个性解读。在课堂上害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自己成为了教学的主角,而学生却成了配角。没有在教法上下功夫,没有在引导上想办法,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没有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自己发现总结答案的机会。对文本内容关注太多,仅仅是围绕课本中的知识去教学,而对于学生方法的指导较少这是值得我去反思的。通过这次听课,让我深受启发,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的学习中。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扬学生,激发他们发言的欲望,激励他们学习的兴趣。注重引导学生朗读,进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在朗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内容,争取让学生学的更开心、更有效。同时,做个有心人,平时要多读书、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尤其是知识方面的积累和课堂语言的锤炼。这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根本所在,只有教师自己的业务素养提高了,才会创出实效的教学方法来。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博采众长,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在反思中教学,在教学中成长,严格的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行动做最好的诠释。
一睹名师风采,走进名师课堂,现场观摩学习,聆听大师教诲,这是我们每个青年教师的心愿。非常荣幸有机会外出学习,我们一行6人于11月12日下午前往常熟国际学校参加举行的第四届长三角卓越课堂教学研讨会。
走进常熟国际学校就像走进了一座知识的城堡和文化的殿堂,这里环境优雅,文化气息浓厚,每一个长廊、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书香四溢,沁人心脾;教室、活动室、电影室、休闲室、图书馆每一处精巧布置中都显得那么精雕细琢,那么地充满文化气息。并将各种知识都搬入了学生的视线中,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提升了道德情操,拓宽了知识的范围。
期间我们聆听了市高级教师屠根林的《桂花雨》和巩学茂的《梅花魂》展示课以及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孙双江执教的《春联》和他的《传统文化和语文童子功》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感受到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同的老师,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演绎着不同的教学风采,展现着别样的精彩。
屠老师用他那温文尔雅的神态,亲切自然的语言,引领着学生跟随作者的步伐,回忆童年,品味花香。从桂花香和摇花乐这两处难点入手,通过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缠”和“使劲地摇”去感受人物内心的情感。引导孩子们合理地想象,通过音乐、多层次的朗读走进人物内心,真实感受琦君淡淡的思乡之愁。
巩老师的《梅花魂》更是标新立异,大胆地对文本进行了取舍,通过展示梅花图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欣赏一幅幅冷艳幽芳的梅花,如临其境,如闻其香,使学生一下子拉近了与梅花的距离,不由自主的喜爱梅花,吸引全体学生走近梅花,进入课堂。并重点指导孩子们品读外祖父的一段赞美梅花品性的文字,反复诵读,反复品味,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读出文中之意,读出文中之情感受梅花魂三层含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整节课中巩老师妙语连珠,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把学生带入到一个个的高潮中,教学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老师讲得激情,学生读得精彩,师生共谱一曲爱国华章。
走近孙老师的课堂,更是一种享受,妙趣横生、大气磅礴,如行云流水,处处彰显和谐灵动、充满魅力的语文智慧,尽显卓越课堂的大师风采,孙老师一上台,就和在座的学生们进行了亲切的互动,他由自己的姓“孙”字入手,用一个个和孙悟空相关的问题拉近了自己和孩子们的距离,大家一下子消除了紧张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课文。给自己的名字找“另一半”,更是激发了同学们的对对联的兴趣,人人参与其中迫不及待地为自己的名字配对,最后还布置了一道巧妙趣味十足的家庭作业,给爸爸妈妈的名字配对,让学生在生活中享受真正的文化大餐。我最喜欢孙老师课堂上孩子们学习的状态,个个都很兴奋,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疑、所见、所闻,孩子们真的很享受课堂。孙老师对孩子的鼓励很有方法。那一句句“小才子”“小才女”的认可,孩子们在他的调动下开启了思维的大门,点燃了智慧的火花,变得灵动起来。接着孙老师给我们做了名为《传统文化与语文童子功》的精彩讲座,通过视频,向大家介绍了六岁国学小才女李尚荣的故事。他指出0~12岁,是人生的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这时候是人的记忆力的黄金时期,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想象力的黄金时期。要想练好童子功,就得引导孩子做到以下两点:一是熟读成诵,背诵经典;二是大量阅读,博览群书。同时还给我们提出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做到“五个一点”:起点高一点,容量大一点,难度深一点,视野宽一点,积累厚一点。
听完三位老师的课后我也联系到自己平时上课的情景,自己平时在教学中多数时候只是充当了一个搬运工,将教案上或教参上的内容直接照搬给学生,缺乏自己的个性解读。在课堂上害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自己成为了教学的主角,而学生却成了配角。没有在教法上下功夫,没有在引导上想办法,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没有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自己发现总结答案的机会。对文本内容关注太多,仅仅是围绕课本中的知识去教学,而对于学生方法的指导较少这是值得我去反思的。通过这次听课,让我深受启发,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的学习中。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扬学生,激发他们发言的欲望,激励他们学习的兴趣。注重引导学生朗读,进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在朗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内容,争取让学生学的更开心、更有效。同时,做个有心人,平时要多读书、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尤其是知识方面的积累和课堂语言的锤炼。这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根本所在,只有教师自己的业务素养提高了,才会创出实效的教学方法来。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博采众长,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在反思中教学,在教学中成长,严格的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行动做最好的诠释。